查看原文
其他

德宝法师 || 禅修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德宝法师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欢迎关注维安的正念小站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图标)


主页君的前言: 面对诸多的心理疾病,我们并不是手足无措的。禅修能从内在彻底改变你。曾经主页君坐个飞机都紧张的半死,现在已经可以在飞机上打盹了。这巨大的改变是觉知和领悟带给我的礼物。下面这幅画我很喜欢,作为佛教徒,我们不需要去依靠祈求外面的保护,我们回到内心,寻求清净心与智慧心的庇护,菩提树从内生长,你的生命也可以像世尊与诸多智者一样,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祝愿贤友一切安好!




以下文章转自《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


《法句经》(Dhammapada)①是一本古老的佛教经典(比弗洛伊德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教育的信徒,相信知识会让人更文明。不过,文明只能从表面修饰一个人,让高尚而世故还早数千年),其中有一段说道:“你现在的样子,是你过去的果;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恶念的后果会一直跟着你,就像牛车被牛拖着走一样;清净心的后果也会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样。没有人——包括父母、亲属与朋友在内,能像你自己的清净心一样帮助你。一颗训练良好的心,将会为你带来快乐。” 禅修的目的就是净化内心,清除困扰你的贪心、嗔恨与嫉妒等烦恼。禅修为内心带来平静与觉醒,达到一种安定与内观的境界。


注释:《法句经》,书名,意思是“真理之语言”。三国竺将炎和支谦共译的佛教典籍。共2卷,39品,752偈。系采自佛经偈颂,分类编辑而成。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巴利文和藏文传本,内容略有不同。在南传佛教,本书为佛教徒的必读书。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教育的信徒,相信知识会让人更文明。不过,文明只能从表面修饰一个人,让高尚而世故的谦谦君子,承受着战争与经济崩溃的压力,却一筹莫展。因为害怕惩罚及带来的后果而守法是一回事,因为清除那会让你偷窃的贪欲以及唆使你去杀人的嗔心而绝对地守法,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丢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它的表面磨平,但是它的内在却不会改变。把那块石头丢到红彤彤的火炉中,它会熔化,整块石头从里到外就此改变。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禅修则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禅修被称为“伟大的老师”,它是净化的炉火,透过觉知,缓慢而确实地运作。


你的了解愈深入,你就愈具有弹性与耐性,而且愈慈悲,变得像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师,随时准备好宽恕与包容。你因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且学会宽恕、与爱人。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那么,对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一个禅修有成者已经对生命达到深刻的觉悟,他或她必然会对世界有着深刻无私的爱。


禅修很像是开垦新生地。要在森林辟出一片田地,首先得清理树林,将残株拖离;然后犁田、施肥与播种,最后才能收成。开发内心也一样,你应该先清理路上的各种障碍物,把它们连根拔起,让它们不会再长出来;接着你必须施肥:在心田里灌注精力与纪律;然后进行播种,之后才能收割信心、戒律。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个人转化。进入禅修一端的“你”,与踏出禅修另一端的“你”不同。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你的傲慢蒸发了,敌意也就枯竭了。你的内心变得平静,生命也就安定下来。像这样,做好禅修,将能帮助你悠游于顺境与逆境之中。它能控制你的紧张、恐惧与忧虑。你不再心神不定,激情也能获得控制。你开始明白、正念与智慧的果实。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信心与戒律有特殊的意义。佛教的信心,不是一股脑儿地鼓励人们信仰经典、先知或权威人士。此处信心的意义更接近于自信。认知某样事物为真,是因为你看到了它的运作,因为你亲自观察过它。同样的,戒律不是盲目顺从权威人士订定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你认为比你现在的行为更殊胜,从而自觉主动遵循的健康习惯模式。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个人转化。进入禅修一端的“你”,与踏出禅修另一端的“你”不同。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你的傲慢蒸发了,敌意也就枯竭了。你的内心变得平静,生命也就安定下来。像这样,做好禅修,将能帮助你悠游于顺境与逆境之中。它能控制你的紧张、恐惧与忧虑。你不再心神不定,激情也能获得控制。你开始明白事物,生命从挣扎的姿态转变成自在滑翔,这一切都是透过觉悟而来。 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然后,慢慢地,你自己潜在意识的动机与机制变得清楚起来。你的直观更锐利,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你逐渐抛开偏见与妄想,洞见事物的实相。


这些理由是否足够支持你费工夫去修禅?大概不够。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的论证而已,要了解努力修禅是否值得,只有一个方法:学习正确地做,并且亲自去体验。




作者介绍


德宝法师(Henepola Gunaratana,音译为希尼波拉·贾那拉达那),12岁时在斯里兰卡的玛兰德尼雅(Malandeniya)剃度出家,成为佛教僧侣。于1947年20岁时,在康提(Kandy)受具足戒。 在塞瓦迦佛学会(Sasana Sevaka Society)的邀请下,他于1968 年到了美国,担任华盛顿佛寺协会(Buddhist 。他毕业于科伦坡佛教弘法学院(Buddhist Missionary College)。接着,他到印度旅行五年,为摩诃菩提协会(Mahabodhi Society)进行弘法的工作。之后,他又花了十年在马来西亚弘法,担任佛教协会与马来西亚佛教青年会的宗教顾问。他曾在吉松迪尔学校与寺路女子学校教书,并曾担任吉隆坡佛学院(Buddhist Institute of Kuala Lumpur) 院长


Vihara Society of Washington,D.C.)的主任秘书。1980 年,他被任命为该协会的会长。在1968到1988年任职佛寺协会期间,他除了教导佛法课程之外,还指导禅修闭关,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讲,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新西兰、非洲与亚洲等地。此外,从1973 到1988年间,德宝法师曾担任美国大学的佛教弘法师。 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美国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曾经分别在美国大学、乔治敦大学与马里兰大学教授佛教课程。他的书籍与文章在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与美国等地出版。《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一书已经被翻译成好几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德宝法师从1982年起就担任修行协会(Bhavana Society)的会长,那是一个位于西弗吉尼亚森林里(靠近仙那度河谷)的寺院与闭关中心,由他与马修·弗立克斯坦(Matthew Flickstein)共同创办。德宝法师现居于修行协会,为比丘与比丘尼进行剃度与训练,并指导一般社会大众闭关修行。他也经常巡回世界各地演讲,并且指导闭关禅修。


2000年,德宝法师获得他的母校维迪雅兰卡拉学院颁赠的终生杰出成就奖。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面链接

假日,是给正念充电的时候

缅甸雪吴敏长老诞辰纪念特辑 (上) 长老生平

缅甸雪吴敏长老诞辰纪念特辑 (下) 长老的教诲

无忧比丘 || 真正的富足



维安的正念小站

主页君维安,佛教徒/正念发烧友

师从缅甸雪吴敏禅林德加尼亚禅师

小站记录日常禅修点点滴滴

分享佛教智慧与四念处禅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